在半導體制造過程中,溫度控制是影響晶圓良率與器件性能的核心因素之一。尤其在薄膜沉積(CVD、PECVD、ALD)和激光退火等關鍵工藝中,晶圓需在真空、等離子體及腐蝕性氣氛下被精準加熱至數(shù)百攝氏度,并保持極高的溫度均勻性。這一切,離不開一個關鍵部件——陶瓷加熱器(Ceramic Heater),下面由深圳金瑞欣小編來為大家簡介一下:

一、什么是陶瓷加熱器?
陶瓷加熱器是一種用于半導體工藝腔室內的精密加熱裝置,直接與晶圓接觸,提供穩(wěn)定、均勻的熱場。它不僅承擔著加熱功能,還需具備良好的熱導性、電絕緣性、抗熱震性以及等離子體腐蝕抗性。
目前常用的陶瓷基材包括氮化鋁(AlN)、氮化硅(Si?N?)和氧化鋁(Al?O?)。其中,氮化鋁因其高熱導率(>170 W/m·K)、電絕緣性強、熱膨脹系數(shù)接近硅(~4.5×10??/K),成為高端陶瓷加熱器的首選材料。
與傳統(tǒng)鋁金屬加熱器相比,陶瓷加熱器在高溫(>500℃)環(huán)境下表現(xiàn)出更優(yōu)的熱穩(wěn)定性和化學惰性,尤其適用于對顆粒污染和溫度漂移極為敏感的先進制程。
二、陶瓷加熱器的結構與制造工藝
陶瓷加熱器通常由陶瓷基體和圓筒形支撐體組成,內部或表面集成了電阻發(fā)熱體、RF電極、靜電卡盤電極等多種功能層。其核心制造工藝包括:
粉體制備與成型:將高純氮化鋁粉與燒結助劑(如Y?O?)混合,經球磨、噴霧干燥后模壓成型為生坯。
燒結與圖案化:通過絲網印刷在陶瓷表面或內部形成鎢、鉬或鉭等金屬發(fā)熱電路,再經高溫燒結固化。
多層共燒與接合:將多個陶瓷層通過高溫共燒工藝一體化,形成埋設電極的致密結構,背面接合AlN支撐體。
電極引出與封裝:通過機械加工形成電極引出孔,連接外部供電系統(tǒng),完成整體封裝。
整個過程對材料純度、燒結收縮控制、圖案精度等要求極高,是典型的高技術門檻制造環(huán)節(jié)。
三、全球市場格局與國產化挑戰(zhàn)
據(jù)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數(shù)據(jù),全球氧化鋁陶瓷加熱器市場預計在2025年達到1.4億美元,并在2034年增長至2.32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為5.4%。其中,氮化鋁陶瓷加熱器作為高端產品,市場份額持續(xù)擴大。
目前,全球陶瓷加熱器市場主要由日本企業(yè)主導,如日本礙子(NGK)、住友電工、CoorsTek等,掌握著核心材料和制造技術。國內在該領域起步較晚,面臨以下幾大挑戰(zhàn):
材料性能差距:如AlN基體的熱導率、體積電阻率、熱震穩(wěn)定性等關鍵指標尚未完全達標;
精密加工能力不足:發(fā)熱體圖案化精度、層間對準、共燒收縮控制等方面仍依賴進口設備;
可靠性與驗證體系缺失:缺乏針對高溫高真空環(huán)境下的長期可靠性測試標準與數(shù)據(jù)積累。
四、國產企業(yè)的崛起與未來機遇
盡管技術壁壘高筑,但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(yè)鏈的加速完善,陶瓷加熱器國產化已初見成效:
中瓷電子已實現(xiàn)高導熱AlN陶瓷基板的穩(wěn)定量產,熱導率≥180 W/m·K,體積電阻率≥101? Ω·cm,產品進入部分國內晶圓廠驗證階段;
珂瑪科技開發(fā)出適用于激光退火設備的Si?N?陶瓷加熱器,具備優(yōu)異的高溫機械強度與熱響應性能;
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科研機構正探索TaN/AlN復合結構,用于更高溫(>1000℃)SiC外延工藝,填補國內空白。
此外,隨著第三代半導體、功率器件、先進封裝等新興應用的興起,對高溫、高頻、高可靠性陶瓷加熱器的需求將持續(xù)增長,為國產企業(yè)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。
五、結語: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,破局“卡脖子”
陶瓷加熱器雖小,卻是半導體制造中不可或缺的“溫控心臟”。其國產化不僅是技術突破的問題,更是整個產業(yè)鏈協(xié)同發(fā)展的結果。未來,需加強上下游聯(lián)動,推動材料、裝備、工藝、測試標準等全鏈條自主可控,真正實現(xiàn)從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乃至“領跑”的跨越,更多陶瓷基板相關資訊可以搜索“金瑞欣”進行查看,我們會定期更新資訊,若您有相關需求,歡迎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。


返回列表

網站首頁
產品中心
關于金瑞欣
電話咨詢